有個英國留學回台的叔叔,當初他回台灣時,運回來了一大堆蒐集來的東西,舊舊的鐘、櫃子、奇奇怪怪的東西一大堆。一直不懂這些東西留著有什麼意思?還要大老遠從英國帶回來台灣!直到我自己來到英國,見識到英國人對舊物的熱衷,才連自己都愛上舊物的美!
有一次老師約了大家到他家一起煮「國際美食大餐」(我們班只有八個人)。老師是個曾經在馬來西亞住過多年的英國人,家裡充滿著東西合璧的風格!有馬來西亞華人的傳統便當盒、華人的傳統繪畫、骨董噴槍、英國骨董刺繡、他爺爺傳給他的骨董暖被爐、孫子畫給他的塗鴉…… 甚至廁所裡還掛了幅「任重道遠」,他當然看不懂中文,只覺得朋友送的書法很美。沙發上還擺了一個馬來西亞公車站牌,我驚訝地說:「你怎麼可以把公車站牌拿走!」他就說:「這個牌子丟在那邊沒人要,我當然可以撿回來!」於是就成了他家中特有的裝飾品了。
在里茲讀書的好處之一,就是可以到附近的小鎮閒逛。我最愛的小鎮之一 Ilkley 有一間很可愛的 Vintage Tea House,餐點普通,但擺飾非常可愛,窗台、櫃子上都擺著各式各樣的餐具,甚至連天花板都有掛一排!我向老闆娘稱讚店裡的風格好可愛,他立刻驕傲的說: “Everything in this tea house is old, nothing is new! (我們店裡沒有新東西喔,全部都是舊的!)” 這些東西,有些是自己家裡傳下來的、有些是朋友送的家中舊餐具、有些是從愛心義賣店 (Charity Shop) 買的、有些是從二手市場挖到的!甚至還有一台骨董收銀機,只能收放錢,但不能作價格運算,因為它太舊了,是用英國傳統貨幣「先令 (Shilling)」!
有一次到朋友家參加派對,主人發現一個朋友也對玩具有莫名的熱愛,就把自己收藏的玩具模型都拿出來給我們看!真是瘋了!我個人對電動遊戲從小就沒感覺,但是看到他搜集模型到一箱一箱拿出來的地步,還真是服了他!
女主人是個DJ,有一台奶奶傳給他的黑膠唱片機,他自己也到處找黑膠唱片。黑膠唱片機在我心中是個珍貴到不行的東西,一開始我完全不敢碰,生怕弄壞,後來他們教我怎麼把唱片放進去、看唱片上的紋路找歌曲、輕輕把指針放下去讀片,最後唱片旋轉起來傳出音樂,美極了!這完全不是現代音響能比擬的美!
他們家中也有各式各樣的收藏,有兩三台收音機、一台不是很準的溫濕度氣象儀、一堆相機、一盞空的煤油燈、女主人還說他有收藏很多盒子 (音樂盒或珠寶盒),只是沒有擺出來!我羨慕的說:「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這樣收藏一大堆東西,讓家裡充滿自己的風格!」,他們一聽立刻認真地說: “Then, you have to start collecting NOW! (那你 現 在 就要開始收集了!)”
舊物要上哪搜集呢?
首先,英國有很多的二手義賣店 (Charity Shop)。例如:British Hear, Oxfam 等等。這是省錢的好去處!我常常在店裡看到大牌子的衣服,但是因為是二手的,所以都非常便宜,而衣服都是有洗過的,所以可以穿的安心。至於家用品就是碰運氣了,沒事去逛逛,有時候可以買到很便宜又很棒的東西!有些義賣店也有跟國際組織合作,賣一些公平貿易的產品 (Fair Trade),這種產品上有時會寫製作人的故事,讓人買的時後感覺和製作人有特別的連結,而不只是單純花錢買一樣物品。
高級一點的就是古著店 (Vintage Shop)。古著店到處都有,最有名的古著店據點非倫敦的磚頭巷 (Brick Lane) 莫屬。古著不便宜,而且挑的時候要看得很仔細,因為很多都已經舊到不行了!但是光在店裡面翻翻找找,就已經夠好玩了,充滿著濃濃的復古味道!
最好玩的莫過於各地的二手市集!我喜歡二手市集最主要的兩個原因就是:很便宜、而且帶出去不怕跟別人撞!通常東西本身就已經很便宜了,但還是可以跟老闆殺價,很像台灣的跳蚤市場。但是東西真的千奇百怪什麼都有,首飾衣服、玩具、樂高、舊書、餐具、甚至連洗衣機、烤箱都有!我看到一個古董秤,是以前郵局秤包裹用的,好美!
有個野餐組讓我整個人陷入瘋狂,是個碎花硬殼行李箱,裡面有兩個大大的便當盒、一個保溫熱水壺、兩個盤子、兩付刀叉、還有一張野餐墊。重點是所有東西都擺的好漂亮,連刀叉都有皮帶繫在箱子裡!這樣全部只要十磅 (台幣470)!就可惜所有東西都已經舊到泛黃,就算買回去也要重新找大小適合的餐具替換,所以我天人交戰很久,還是決定離開,讓知道怎麼照顧它的人帶走它吧!
我跟一些台灣同學討論,為什麼相較之下,台灣人比較不愛搜集東西呢?以我媽媽為例,他是很喜歡蒐集烏龜裝飾品跟一些精緻的餐具,但是大部分沒有用的東西,他能丟就丟,而且丟掉會有大掃除般鬆一口氣的感覺。
我們討論發現,台灣人整體來說比較務實,大部分的人家就算有掛幾幅畫、擺一兩個櫃子展示收藏品,也沒有到英國人那樣塞滿滿屋子的收藏品!而且那些收藏品幾乎都不是新的,而是越舊越好,舊到都沒有用了,反而更寶貝!也許這是一種表現自己個性的方式,或者也是成長的記錄。(例如那位朋友從還是小女生就開始蒐集盒子,那些盒子可能就已經是他成長的一部分了。)
以尋寶的方式來說,台灣是有二手市集或跳蚤市場,但是不多;英國的二手市集很多!很多都是當地某個停車場,週末搖身一變變成市集。而那些攤位的東西,真的會讓人驚呼連連:「這買了要幹嘛?這樣也能賣!」但是驚呼完,立刻好想帶回家,也許我已經愛上這種挖寶的感覺了?
留言列表